簡論柏拉圖的「理型論」與「實在論」

Philemon Lau
Mar 14, 2024

--

當蘇格拉底因為尋索「道德的本源」而被以「腐敗雅典青年」的罪名處死之後,他的學生柏拉圖開始進行更加系統化的探索。他發現,這個世界的每一件事物都是不完美的,但是在每一個人的理念中,他都確鑿的知道完美的存在。

以人類對於美的追求為例,人評價某些藝術品是美的,但任何一個藝術品都不能代表完全的美。那一件藝術品,只是喚起了人們對那個「完全且純粹之美」的熱愛和嚮往。人們帶著對這種追求,活在不完美的經驗世界,並以「那個完全的、純粹的彼岸世界」作為藍圖,作為普遍的道德的標準。

他將經由感官所觀察到的事物在純粹世界(pure lande)中的原型稱之為「理型」(Form)。由此,他發現了另外一個世界 — — 理型的世界(The world of Ideas)。於是,「可感的不完美的世界」和「可知的完美世界」構成了柏拉圖的二元論。

在此基礎之上,柏拉圖發展出他自己的「實在論」(realism)。他提出,理型世界是客觀的,具有普遍性、必然性和永恆性;經驗世界是主觀的,具有個體性、偶然性和暫時性。因此,如果經驗世界是真實存在的,那麼理型世界則更加實在

柏拉圖對於人如何跨入完美的彼岸世界保留了意見。雖然他認為人在出生之前,人的靈魂保存在「理型的世界」。但他不能樂觀的肯定,人死後仍然可以回到理型世界。因為人在世上止不住犯罪,所以沒有一個人的靈魂是完美的。

400年後,耶穌 — — 永生上帝的兒子,為這個問題提供了答案:

「人若不重生,就不能進上帝的國。」(約翰福音 3:3)

--

--

Philemon Lau
0 Followers

A Reformed Christian who is being equipped with Biblical and Reformed theological education. Writing about living and thinking on Faith.